前言
热爱导致成功
热爱工作->全心投入->良好效果->得到肯定->获得自信->成为动力->更加热爱->更加投入->…
热爱燃起激情
热爱燃起激情,激情充沛精神
热爱激发灵感
热情使工作与自己相融,灵感油然而生
热爱陶冶人格
在热爱中投身工作,扩展经营,提高心性、磨炼灵魂、净化心灵、提升理念、陶冶人格、扩展气量
热爱获得天助
天道酬勤,热爱工作,抱着纯粹的动机、强烈的愿望,付出大量的努力从而能感动上天得到天助。
中文序中作者交代了写作背景:在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但人们却丧失了最重要的价值观(劳动观),日本年轻人中逃避工作,想不劳而获的风气盛行。
作者年轻时升初中失败,接着还患上了肺结核,拖着孱弱的身体考初中又落榜,同时因战乱家也被烧成了废墟。
上网查了一下稻盛的出生日期,发现他是1932年生的,小的时候估计经历过二战那段岁月,所以估计有段较悲惨的童年吧。
之后在作者23岁时进了一家制造电瓷瓶的濒临破产的小公司,因为一件事改变了他悲观的想法拼命投入工作。
第一章 磨炼灵魂,提升心志:为啥要工作
为什么工作
困难和挫折是通向成功的基础。一心一意投身工作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而且还能获得价值)
良药苦口利于病。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磨炼其人。
工作能锻炼人性、磨砺心志。想好好活,就好好干。
工作造就人格
功成名就的人毫无例外都是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功。
劳动是苦役的观点来自《圣经》,起初亚当夏娃不需要劳动,在吃了禁果后,为抵罪才接受“劳动“这种处罚。(从此处看出,作者书中的“工作”并不只是指资本家为压榨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工作”,而是一种抽象形式的“劳动”。)
随着日本社会的西方化,日本人的劳动观才发生巨大变化。
日本匠人认为:劳动既能磨炼技能,又能磨炼心志,是自我实现,完善人格的道场。
“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作者举了自身的例子,儿时看不起苦难,大学毕业时却在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就职,期间考上了自卫队候补生学校却因哥哥因他想要辞职而气愤地没有寄身份证上不成学。之后因找不到充足理由辞职而决定先埋头工作。结果,却迎来“人生转机”,在带有悲壮色彩的努力工作中取得了工作领域中的出色科研成果,成为无机化学领域新星,并更加投入工作中。(有付出必将有回报,无论何种领域皆是如此,只是有太多的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非尝试转变全情投入。爱拼才会赢。)
那些智慧迸发的瞬间
稻盛夜以继日的实验,成功合成了“镁橄榄石”(除他以外还有GE一家成功合成)。之后又因“镁橄榄石”粉末成型的问题上绞尽脑汁却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在实验室中踩到松香从而用松香解决了难题。从此,由“镁橄榄石”为材料的“U字形绝缘体”诞生并让公司接到松下的大量订单,也为“京瓷”公司发展奠定基础。稻盛称之为“神的启示”。并悟出:“即使在苦难当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冬天越寒冷,樱花就开得越烂漫。(读完之后我突然觉得稻盛此处提及的”工作“更应该抽象为”实践“吧,都与科研工作相关了。但不论如何,努力就肯定有收获,有成长。最难得可贵的是在逆境中还能保持积极心态,持续努力,不禁为稻盛点个降龙十八赞。ps:此处稻盛是在实验室中发现松香的作用侧面烘托出稻盛的努力。)
乍看的不幸,实际上是幸
在稻盛那个年代,不得不工作,且往往不能自己选择怎样的工作,就连辞职也不容易。工作更像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需要,与本人意愿无关。但稻盛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努力工作获得成长,所以稻盛也悟出:即使你讨厌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脆弱的心灵就能得到锤炼,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机。
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人生
在稻盛40岁未到时,京瓷公司就已经上市,但他持有的原始股一股未抛,且将发行新股所获得利润全部归公司所有。并且决定不仅要继续为员工及其家属谋福利,还要为普通的投资者的幸福做更多事,持有从今后更加努力工作的决心。稻盛认为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不仅不能休闲放松,背负的责任还将更大更重。【拼命工作的背后隐藏着快乐和欢喜,正像漫漫长夜结束后,曙光就会到来一样。欢乐和幸福总会从辛苦的彼岸露出它优美的身姿,这就是劳动人生的美好。】
坚持“愚直地、认真地、诚实地”工作
“欲望”,“恼怒”,“愚痴”是让人陷入烦恼的东西。欲不满则恼怒,随即发泄愚痴及不满。但为了生存这三样又是必要的,不过我们可以靠“工作”来调节稀释。这里还提到了释迦牟尼的“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中精进也有拼命工作的意思。(先努力工作精通一项?就像转专业需要在先精通本专业。)
要每天反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对今天做过的事,老老实实地进行反省,发誓从明天起认真改进。这样度过反省的每一天,不但能避免工作上的失败,而且有利于在人生中提升心志。稻盛若觉得自己在什么方面做不好没有尽责,会在第二天清晨起床后对着镜子斥责自己并反省。每天都要去思善,行善,出现不好的念头及时反省。
第二章 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如何投入工作
想要成就某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持有明确的目标,做一个精力充沛,能起核心作用的人。
改变心态
稻盛在大学时攻读的是热门的有机化学,但想去的公司没有录用他,才到了松风工业这家生产绝缘瓷瓶属于无机化学领域的企业,甚至连研究新型陶瓷也是被分配的,不得不做的工作。在辞职转行失败后,稻盛决定改变心态埋头到工作中去,从基础着手看资料,然后再不断反复细致而踏实的实验,没想到在这个过程中竟被新型陶瓷的魅力深深吸引,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
“迷恋”工作
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辛苦也无怨言。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发生概率极小。所以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只要一心一意埋头工作,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力量,之后也能做出成果从而得到大家的好评,更加喜欢工作。
感动给人注入新的动力
从工作中寻找快乐摆脱苦行僧状态。当工作顺利,直率地表达快乐,当研究成果受到别人夸奖时,诚挚表示感谢。稻盛在公司工作的第二年,有一位名牌高中毕业生因家庭原因当了他的助手。一次实验的数据符合稻盛原先的设想,他就开心地跳了起来,但被那位高材生泼了冷水。不过稻盛还是用他乐观的心态反驳他,小小的成功也可以增添新的勇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抱有一颗善被感动的心,要诚挚地对待生活,并把感动带来的能量当做动力,更加努力工作,这就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顽强生活最好的方法。
“抱着产品”
对自己的工作和产品都要注入深沉的关爱之情。要全身心投入工作,达到“共生死”的程度。在京瓷公司创建候后不久,曾制作过大型的“水冷复式水管”,但以前京瓷只做小型陶瓷产品,不过在客户盛情难却下却硬是接了下来。在使水管干燥的方法上种种办法都不好用后,稻盛就决定抱着水管睡觉,慢慢转动水管,用这种方式干燥,防止水管变形。最后成功制作了“水冷复式水管”。若缺乏“抱着自己的产品一起睡”那样的爱情,在工作中,就无法从心底品尝到那种成功的欣慰。
倾听“产品的哭泣声”
京瓷的产品大多是电子领域使用的小型零部件,要找产品的问题十分不容易,稻盛每次去生产现场时总是带着放大镜,细致观察产品,就像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稻盛还举了一个新型陶瓷制品烧制时会产生弯曲的例子,通过细致的观察以及大胆的假设后,想出了在上面压一个耐火的重物压在产品上烧制,问题就解决了。(感觉这例子好奇葩,弯了就掰直感觉不是很正常的逻辑吗。)“不论是对人还是对物,多去倾听,多去陪伴,总能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
成为“自燃型”的人
稻盛将人和物一样分成了三种类型:“可燃型”,“不燃型”,“自燃型”。“自燃型”的人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不用“点火”也能自动燃烧,不会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因为有命令才工作”,而是“在别人吩咐之前自发去干”的积极主动的人。
勇于在“旋涡中心”工作
勇于在“旋涡中心”工作,就是没有谁要求他做,他却自己主动提议要干。热爱工作,就不会单纯按照上司的指示办,就会有自己“制造旋涡”的、自主努力的冲动。另外,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